第140章 ,项梁的抉择和称汉王_秦末,我成为了位面之子
珀文小说网 > 秦末,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> 第140章 ,项梁的抉择和称汉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40章 ,项梁的抉择和称汉王

  第140章,项梁的抉择和称汉王

  虽然这段时间他军力发展的极其快,但项梁还没有十分清醒,他手中的军队都是收编义军的,大部分都是战斗力不强的乌合之众,只是靠着他的父亲的名头,和想在乱世当中博个出身才投靠自己。

  徐凡手中的军队却是他一点点招募训练出来的,又或者是他击败秦军收编来的,这20万大军都是被徐凡打服的,他根本不可能是徐凡的对手,要是徐凡以楚王的名义收编他的军队,只怕他手下的这些将领大部分都会跑到徐凡一方去。

  范增想了想道:“徐凡胸怀大志,不可能在秦国还没有摧毁之前吞并我们,将军大可不必如此忧虑,徐凡的信用还是不差的,到现在还没有出现他进攻或者吞并义军的事情,秦嘉可能真是因为看到这点,才会敢如此得罪徐凡。”

  项梁还是不放心道:“我们是不是也立下一个楚王,这样也有旗帜可以和徐凡对抗。”

  项梁虽然气愤秦嘉立楚王,但他也认为这是一个好方法,只是秦嘉没有足够的实力和名望支持他立楚王,所以才让他的行为像一个跳梁小丑,但他项氏一族是在楚地是有这个号召力和实力的。

  项伯也觉得是个好办法,于是说道:“自从怀王到秦国后一去不返,楚国人怀念他直至今日。因此楚南公说:‘楚国即便是只剩下三户人家,灭亡秦国的也必定是楚国。’如今徐凡首先起事反秦,不拥立楚王的后裔而自立为王,但他的势力是自己打出来的,更是接连歼灭了20万秦军,徐凡现在的威望比历代楚王高,他成为楚王楚人信服。

  现在大哥在江东起兵,楚地蜂拥而起的义军都争相归,但这是因为我们项氏一族世世代代是楚国的将领,义军首领是想要复兴楚国才投靠大哥,而不是大哥有这个威望让他们信服。大哥的威望是不如徐凡的,要是拥立楚王的话,我们就有不差徐凡的大义和威望了。”

  项羽有点失望道:“叔父何必想的如此麻烦,我们缺少威望只是因为和秦军交战少,我们也歼灭20万秦军,叔父的威望不会比徐凡差,叔父称楚王都可以。”

  项羽年轻气盛连始皇帝都不服气,在他看着现在是他们项氏一族在打天下,在上头立个楚王做什么,这不是给自己带来麻烦,他项氏一族完全可以自立为王,从这点来说他是羡慕徐凡的,没有家族的拖累,他想要称王就称王。

  项梁瞪了项羽一眼道:“不可胡言乱语,我项氏一族世代忠良,岂能做这样的事情,你是想让天下人都咒骂我项氏一族是乱臣贼子吗。”

  项梁非常看重家族的名声,他是非常不愿意项氏名声有损。

  在这个时代还是一个血脉为王的时代,徐凡取代陈胜却没有称王,唯一的缺陷就是还没有打破这层血脉观念,这个时代的人都要找一个原本的宗亲立下一个牌面,从这方面来说张耳的观念才是这个世界的主流,想要称王先看看你的家族历史。

  历史上陈胜称王之后,天下英雄豪杰才会发现这皇位和血脉没有一点关系,他刘邦有个屁高贵血脉。汉之后血脉观念被打的粉碎,这才有了‘皇帝轮流坐,今年到我家的’观念。

  陈胜那句‘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’更是深入了这个民族的血脉,让我们这个国度发展成为了不同其他地方的文明,从这点上来说,陈胜给这个文明带来的进步,超过了后世九成九的帝王。

  范增身为这个时代的顶级谋士,他的思维自然也打破了这个时代血脉的禁锢,要不然他也不可能看出刘邦才是项羽最大的敌人。历史上他是抬出楚王这个牌匾帮助项梁扩张实力,而项梁也的确因为有楚王这个牌匾,让天下各路反秦豪杰都汇入项梁麾下,成为了当初抗击秦国的主力。

  但此时天下局势和当初项梁遇到的情况却完全不同,抗击秦国的主力是徐凡,反秦势力最强大的也是徐凡,再抬出楚王这个牌匾不但起不到团结天下反秦豪强的作用,反而容易激化他们和徐凡的矛盾。

  范增思考片刻道:“此时我们拥立楚王对我们现在有利,但我军战略是攻略齐国,拥立楚王对我们以后的战略不利,将军手中不可能有两个王,楚王,齐王必须舍去其一,而且我们后续的战略,徐凡是我们最重要的盟友,我们抗击秦国也要靠着徐凡才能实现,现在将军拥立楚王就是恶了徐凡,对我军以后的战略不利。”

  项梁这才想起来,按照他们的战略,他们以后的核心地盘是齐国,他是不可能兼顾齐楚两国之利的,必须要舍去一方,项梁思考一天之后,决定不拥立楚王,而是歼灭秦嘉部,以此换取徐凡的友好。

  始皇帝36年10月初,江陵城,郡守府。

  周章,季布,陈晓等义军高层虽然上了拥立的奏折,但一路快马加鞭赶到了江陵城,本想参军徐凡的登基仪式,却没有想到会在泗水郡传来秦嘉拥立景驹作为楚王的消息。

  这个消息传来的时候,义军高层对秦嘉可谓是恨之入骨。

  周章怒道:“秦嘉真该死,他居然敢立楚王,他有什么功劳,有什么威望。”

  对周章而言他气愤的不是景驹成为楚王,而是秦嘉没有实力却敢立下楚王,这是要分裂楚国,更是分裂义军的实力。他努力这么久,才看到楚国复兴的希望,但这一切却因为秦嘉的举动蒙上一层阴影。

  陈林气愤道:“该称楚王是上柱国将军,秦嘉不自量力,我们也不必和他客气了,直接剿灭秦嘉,占据泗水郡,让他知道楚国是谁的。”

  陈林可能是这段时间义军当中最忙碌的一个,徐凡要称王了,自然也要有一个王后了,而他的女儿陈秀一直想要嫁给徐凡,而徐凡也对陈秀有好感,只是因为战事婚事才耽搁下来,他这段时间一直在联络阳县的老兄弟,推动陈秀嫁给徐凡的事情。而阳县的老兄弟也是非常热意推动此事的。

  随着义军的扩大,各方势力进入义军高层,阳县老兄弟成为义军高层的比例极大减少,但他们又没有办法阻止这个趋势,毕竟阳县一地的人才不可能和整个天下比,义军想要兴旺发展,就需要吸纳天下的人才。而让陈秀成为王后,就是阳县老兄弟巩固他们在义军的地位的方式之一。

  现在秦嘉抢先立下楚王,让陈林忙碌的成果几乎成为了泡影,陈林内心的气愤可想而知。

  英布更是激动道:“上柱国,末将愿提1万精锐攻克泗水郡,把秦嘉和景驹斩于马下。斩了他们,将军再称楚王。”

  也不怪义军高层如此激动。徐凡这楚王处于三辞三请的第二阶段,义军的文武高官联名拥立徐凡称王,只等最后上万民书拥戴,再过几天就要在江陵郡正式称楚王,他们也可以凭借拥立之功,升一两级的官位。

  现在秦嘉居然给玩这一套,恶心的不止徐凡一个人,还有忙碌半个月时间的义军高层,阻人前途如同杀人父母,秦嘉此时杀的可不是一两个人的父母,而是所有义军高层。

  “秦嘉愿意称楚王就称楚王,我本也不是楚国宗亲之后,只是因为暴秦无道才起义伐秦,虽然楚王已经被秦嘉占了,那我就称汉王吧。”徐凡无所谓道。

  可能是这个时代文明还没有成熟,大部分人还是肆意挥洒自己的本性,这个时代的人即便是作恶,也做的明明白白,遇到事情想做就做,一点不婆妈。

  徐凡反而多了两千年文明的熏陶,思虑太多,认为时机不成熟,反而不想此时称王,但他一个人也不可能阻止的了整个义军高层有向上的想法。

  “汉王?”

  徐凡笑道:“汉水流域也是楚国的发源地,本将称汉王,也是名副其实。”

  英布满不在意高兴道:“汉王就汉王,正好将军您新弄出一个王,表示您独一无二的功业。”

  英布想要的是进步,至于徐凡称什么王,他不在意,只要徐凡称王,他可以当将军就好。

  其他义军将领想法也是和英布一样,即便有人捣乱,这称王仪式还是要办下去,于是也纷纷说道“汉王比楚王好听。”

  都进行到这步了,不能放弃,又不可以和秦嘉一样弄出一个楚王,要不然两个楚王,这算什么?

  义军的面子只会更加难看,还不如弄一个新王出来。

  但周章,陈晓和张良却明白这意味着什么,这是几乎放弃了义军还没有占据的郡县百姓的法理统治权,你都是汉王了,有什么资格统治我楚地的百姓。

  周章迟疑道:“将军只是这样一来,楚国的贵族和百姓难以接受,可能只有陈郡,颍川郡,南阳郡,南郡,九江郡和衡山郡百姓能缓慢接受。”

  这些地盘都是徐凡从秦国手中打下来的,这就是最好的法统,当地的百姓豪强也能接受。

  陈晓接着说道:“但其他地方的百姓是很难认可汉国的,这对将军的大业不利。”

  徐凡要是楚王,楚国的百姓就知道要听徐凡的话,但忽然出现一个汉王,谁又会认为自己是汉民,这对徐凡的大业极其不利呀。

  这个时候英布他们才意识到楚王的意义,几百年来楚王已经成为了这片土地上的符号了,这片百姓明白自己是楚王的子民,就会认可楚王的统治,管理成本会极低,但忽然冒出一股汉王,这要让楚国的百姓接受,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可不会少。

  季布想了想,还是觉得楚王更加保险,更加符合义军的利益,于是他说道:“将军,给属下10天时间,属下定让伪楚王驹和秦嘉消失。”

  徐凡却摇头道:“秦军才是我们义军最大的敌人,现在大敌还未除去,我们就自相残杀,这最高兴的只怕是始皇帝了。”

  “上次我和伱们说,谁是我们的朋友,谁是我们的敌人,这是反秦最重要的问题,灭秦才是现阶段天下最主要的矛盾,其他次要矛盾都可以先放下。而且我称汉王也不是全没有好处。”

  所有人都迟疑的看着徐凡,这事情还有好处?

  只有张良若有所思,徐凡有包纳寰宇之心,是想要做第二个始皇帝,他是不会满足只做一个楚王的。

  果然徐帆笑道:“有得必有失,称汉王,更容易让我们统合其他地方的百姓,我们义军并不全部都是楚民组成,颍川郡义军大部分是韩人组成,还有一部分是原本的周人,魏人也有一部分,称楚王对这些部众是十分不公平,让他们会有二等百姓的感觉。”

  但要是我为汉王,新生的大汉是楚民,韩民,魏民,周民组成,等我们的地盘扩大还可以有赵民,燕民,这样大家不会觉得自己在汉国是二等公民,而是会把自己看成新的汉民,当我们把胸襟包括整个天下的时候,汉王就比楚王就更加有利于统治天下了。”

  所有人这个时候才恍然大悟,原来将军不称楚王还有这层考虑。

  “不愧是将军,我们还只盯着楚国的时候,您已经看到整个天下了,不错,称王有什么意思,要学就学始皇帝称帝。”

  “庆祝仪式就先不办了,一切为以秋收为重,秋收完成之后,我们还要加快四郡均田速度,这次我义军常备军扩编到30万,接下来我们还要北伐中原,先攻占三川郡,夺取敖仓,最后打进咸阳城,活捉始皇帝,我们正式在关中开创一个新的国家,本将在咸阳城登基称帝,你们也称会成为功臣,名垂青史。”

  徐凡的话让所有的人都热血沸腾,30万常备军简直不敢想象,后面打进咸阳城,活捉始皇帝,更是让所有武将激动起来,徐凡的部下都是始皇帝的仇人,这天下还有比在敌人宫殿上称帝,更加大快人心的事情吗!比起将军的大格局,他们反而有点目光短浅了。

  求收藏,订阅和月票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pwtxt.cc。珀文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pwtxt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